<
新辣文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穿书之撩夫日常 > 第238章
    李一程知道他的意思,点头称谢,“谢赵叔吉言。”

    刘春和江来兄弟听说要把大部分地瓜存着当种子,虽然觉得遗憾,但都认为李一程是对的。

    这地瓜的产量太大了,要是能普及到全村人都种,人们就不会挨饿了。

    虽然这两年还算风调雨顺,但老百姓们只能说是吃得上饭,很多人家都不敢敞开了肚子吃,生怕来年遇到灾年没得吃。

    要是村民们都种上地瓜就不一样了,一亩地两千多斤呢!磨成粉也有六七百斤,只要掺上两三百斤面粉,就够一家三口吃一年了。

    这地瓜绝对应该种!所以他们只能忍着馋,把地瓜扛去了赵永平家。

    赵永平指挥着赵学谦在自己卧室里挖了个地窖,将李一程送来的地瓜都存在了地窖里,以待来年育苗。

    第166章 【166】焦虑

    家里的事情太多太忙,曾明川一回家就没闲下来,也就没有过多心思去想乡试的事儿。

    当然,说不想是假的,夜深人静的时候,他会突然醒来,一颗心总会沉一沉,想着要是考上了会如何,要是考不上又会如何。

    李一程翻个身,胳膊搭在曾明川身上,曾明川把他的手拿下来,把他往自己怀里搂了搂。

    “明川,睡不着?”

    李一程眯着眼睛,含糊着问了句。

    “没,就睡了。”

    李一程反而精神了,微仰着头问:“怎么了?有心事?是没睡着还是半夜醒了?”

    曾明川有些歉疚,“睡着的,是刚才突然醒了。”

    李一程沉默了片刻,道:“是担心考试的事儿?”

    “嗯,算算日子,这几天应该张榜出成绩了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出了成绩,官差会来通知吧?”

    “我是怕……”

    “怕什么?明川,我相信你!”

    曾明川苦笑,他原本也相信自己,可这么久都没有消息,反而患得患失起来。

    李一程怎么能不知道他的想法?知道他会焦虑,没想到他居然会焦虑的睡不着。

    他往前挪了挪,把头靠在他的胸前,轻声道:“明川,不要胡思乱想,无论是什么结果,我都能接受。咱们的日子比之前好多了,不是吗?再说,你还年轻,还有很多次机会呀!”

    曾明川知道他是安慰自己,心里十分熨帖。

    李一程道:“咱们搬进新家也有些日子了,如今粮食收完了,咱们该请大家来烧炕了。”

    “烧炕”是这里人家乔迁新居请客的说法。

    原本他想着等曾明川的考试结果出来了,跟喜宴一起办,如今看曾明川如此紧张,不如早些办了,等考试结果出来,通过的话可以小范围的再请一次,没考上就算了。

    曾明川搂住他,“好,都听你的。”

    因为盖房子和种庄稼,李一程跟林泽民请了假,今天是假期最后一天,吃过饭,他拿着纸笔坐在桌前,做请客的预算。

    首先要确认宴请的人员。

    曾明川考上秀才,又教了大家堆肥,李一程在村里给村民治过几次病之后,两人在村里的威望和人缘迅速攀升,有人情往来的人家也多起来了。

    李一程拿着笔算了算,要请的人家居然有十几户,算起来得有三四桌。

    家里宽敞了,几张桌子应该是能摆的下,只是家里的桌子椅子不够用,要去借才行。

    要做什么菜呢?

    地里的萝卜白菜不到收获的时候,家里有晒干的豆角和茄子,后院里的青菜只有指头那么长……

    哎呀!这个季节请客很麻烦呢!没有什么菜。

    到了冬天,更是只有白菜萝卜,是不是可以弄个暖房种些蔬菜?起码够自己吃就行。

    种在哪里?刘春房间旁边那个放农具的屋子挺大的,用木板做几个箱子,放上土种菜……木头箱子恐怕不行,总是浇水会烂底,这里没有塑料箱,用宽口的大花盆应该可以,陶器应该比较便宜吧?再做个木架子,把它们放在架子上,一层一层的,应该能种不少菜。

    “明川,咱们这里有订做陶器的吗?多少钱一个?”

    “你要多大的?什么样式的?”

    “样式很简单,就类似花盆,但底不用太深,要长一些,口宽一些的。”

    “我记得集上有卖那种大的陶制花盆的,一个要二十个铜板。”

    “集上就有卖的?太好了!哪天赶集我要去买几个。”

    “你买那个做什么?”

    曾明川不明白,李一程的思绪怎么从讨论请客吃饭到买花盆上去了?

    李一程不解释,继续跟曾明川讨论邀请的人员和菜式。

    “一程,明川,你们在家吧?”

    “在呢!”

    刘住抱着孩子进了门。

    “哟,你们俩都在家里呢!正好,我要找你们俩。”

    “牛嫂有事儿吗?”

    刘住是夫郎,曾明川自觉的出门去烧水。

    李一程让刘住坐下,刘住笑道:“不是说好了,你家盖完房子然后我家盖嘛!你牛哥找好人,也买好材料了,明天就准备动工。想着到你家来借住些日子。”

    “牛嫂客气了,这是早就说好的。我卧室旁边的房间空着,有床有柜子,你们一家三口来住正好。”

    刘住道:“一程不用这么客气,我看刘春旁边那间房就不错,我们放张床进去就能住。”